中秋節的來歷
中秋節又稱月節,最早來自月亮崇拜-遠古時期,白天靠日光,夜晚靠月光,人類看著月出月落,月缺月圓,心生敬畏,自然就產生了月亮崇拜。月半時的滿月給人以圓潤豐滿的美感,中秋之夜也成為一年中最美麗、迷人的夜晚。宋朝詩人林光朝寫道:“一年月色最明夜,千里人心共賞時。”農月八月十五成為我國特有的“月亮節”、“團圓節”。我國人民在月亮下所進行的祭月、拜月,賞月、玩月,走月、跳月等活動,充分體現了人民對月亮的崇拜。
今日不識古時月、今月曾經照古人。
古人今人如流水、共看明月皆如此。
每逢佳節倍思親,明月千里寄鄉思。
海上生明月、天涯共此時。
……
中秋節也稱月夕、八月節、仲秋節、追月節、拜月節和團圓節等,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的結晶之一、己深深烙印在每位華夏子孫的骨骼中,不管是在祖國內部、亦或飄泊在海外,一提及中秋,便會情不自禁地娓娓道來有關中秋的美麗傳說了、和凄美的愛情故事了。
一年一度一歲一秋、年年中秋歲歲情。今年的中秋又將至,海迪科祝大家中秋佳節、快快樂樂,幸福美滿。